「天下熙熙,皆為利來,天下攘攘,皆為利往。【6】本就是因利而聚,自然也因利而散。」張應池一語道破。
「是啊,但是郎君夾在中書令與秘書監中間,也是艱難。」王氏嘆道。
「夫人放心,我不參與他們二人之事,也不參與黨爭,咱們只安生過好自己的日子便是,夫人莫要再發愁了。」張應池安慰王氏道。
王氏應了聲,又問道:「郎君今晚還要修書麼?」
「嗯,《賢女傳》的首卷太姒篇還有幾個字詞我未校準,還有末卷我也沒改完,我今夜再改改,後日便要送去秘書省印刷了。」張應池道。
「那妾為郎君去添根蠟燭。」王氏說罷便放下了手上的東西,去尋蠟燭了。
張應池靜靜地看著窗外的夜色。
*
一日日地過去,猶如走馬燈一般轉瞬即逝。
外面天色深晚,月牙高懸。
立政殿內,歡聲笑語一片。
甘棠與漱陽坐在月牙凳上玩著雙陸【7】,周邊被幾個內人圍著,時不時傳來一陣笑聲。江式微就坐在一旁賞畫。
江式微素來對身邊人比較放縱,也不忍苛責,只不鬧出什麼事情,便隨他們去了。
齊珩無嬪御,宮中人少,顯得太過淒清,讓她們嬉戲熱鬧熱鬧也好。
「噯,我近來聽守宮門的小黃門說如今坊間流傳一本書叫《賢女傳》,裡面記載了歷代賢德后妃。」
「你們猜猜這《賢女傳》首卷女子寫的是誰?」
漱陽悄悄瞅了眼江式微,隨後打著團扇掩著面故弄玄虛低聲道。
「我知道了,一定是太姒!」
一位精通於史書的內人急急答道。
「不對。」漱陽道。
「那是誰啊?」另一個內人問道。
按常理說,這樣的書卷,一是按生平早晚為序,二是按功德大小為序。
「嘿嘿,是咱們殿下!」漱陽掩嘴咯咯笑道。
眾人方恍然大悟,江式微聽見動靜,放下了手中的圖卷,蹙著眉朝這邊走了過來,溫言道:「你們在嘀咕什麼呢?」
那位精通史書的內人笑回道:「漱陽姐姐說,有人為殿下作書了呢。」
江式微聞聽此話,略帶疑惑地看向漱陽,唇邊仍是帶著淡淡的笑。
「什麼書?」江式微問道。
漱陽起身施禮,定定答道:「妾聽守宮門的小內臣說吏部張尚書作了本《賢女傳》,將殿下列在了首卷呢。」
「賢女傳?」
江式微不解,憑心而論,她方嫁入大明宮不久,並未做什麼能讓人堪堪稱道之事,列為《賢女傳》首卷,擺明了這是作書之人在奉承討好當今皇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