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靈有些擔憂,說:「奶,你可得保重身體,我爸沒了,我就剩你一個最親的人了!」
這話說得曲奶奶鼻頭一酸,險些又要掉淚,忙說:「你放心,小時候有人給奶算命,說奶是個長壽著呢,我得看著靈兒當幹部,結婚生孩子,且死不了!」
曲靈:「那說定了奶,將來你得給我帶孩子,還得給我孩子的孩子帶孩子!」
這話繞的,逗得曲奶奶哈哈大笑起來,泛黃的臉也有了光彩。
院中,被灶火烤著,被太陽曬著的黃春妮心裡頭拔涼。
「老二媳婦,飯好了沒?」
屋裡頭傳來曲奶奶的聲音。
「好了」,黃春妮用胳膊擦了把腦門上流下來的汗,答應一聲,掀起了蒸汽騰騰的鍋蓋。
午睡過後,曲靈得去學校上學了,問曲奶奶,「奶你們能待幾天?」
曲奶奶想了想說:「下午找人把牛車趕回去還到隊上,我跟你二嬸在這兒多待幾天。」
曲靈心裡頭立刻踏實了,將家裡剩下的肉票、糧票、糧食本還有五塊錢塞過去,大手一揮:「奶,你想吃啥就買啥!」
曲奶奶笑得不行,接過來說:「行,奶買好吃的去,沒想到,這就得了我大孫女的濟了。」
曲靈蹦蹦躂躂往出走,笑著說:「奶,你等著,好日子在後頭呢!」
跟梁愛勤匯合後,她有些誇張地往曲靈臉上看,說:「你這是遇上了什麼好事?咋這麼高興?」
曲靈笑著告訴她,「我奶和我二嬸來了,給我做了好吃的!」
梁愛勤
很有些羨慕,說:「真羨慕你有個好奶奶,我奶要是啥時候也能對我好點我就知足了。」
均州這個地方,往上倒回去一百年,還是個人煙稀少的地方,後來中原地區又是鬧饑荒,又是打仗,老百姓們活不下去了,就往關東遷移,逐漸形成大些的村落、城市。東北地區姑奶奶的家庭地位很高,但有些後來遷移過來的家庭,還保留著老家的傳統觀念。
就比如梁家,重男輕女,梁愛勤作為長女,幹活最多,從小就被灌輸要無條件地為弟弟們做服務,無私奉獻,好的東西都要讓給弟弟們,將來結婚了,也得向著娘家,她原本也沒覺得如何,可跟曲靈當了好朋友之後,看見她的父親、奶奶是怎麼對待她的,這才感受到了不公平。
曲靈挽上她的胳膊,說:「渴求不到就不要了,自己好好疼自己就夠了,我媽離開的那天,我看見了她急匆匆的背影,特別難受,很想追上她,再好好地懇求她留下來。」
雖然才沒過去幾天,但已經有了時過境遷之感,曲靈能很自然地說出來了。
「可是我明白,就是我說了,她也不會留下來的。後來,我自己打理菜園子、做飯、收拾屋子……一個人也能生活得很好,就知道,這世界上,離開了誰都能活好。」
這一陣突如其來的感悟,令梁愛勤愕然,不由得對自己的好朋友另眼相看,說:「我咋感覺你跟忽然變了個人似的,像個思想家,詩人,剛剛那些話好有道理!」
曲靈笑納了她的誇獎,開玩笑說:「這大概就是挫折使人成長吧。那你還不趕緊找本子記下來。」
「記記記,等我到教室了立刻就記!」
第23章
婆媳放學後,曲靈以最快的時間跑回了……
放學後,曲靈以最快的時間跑回了家,一路上都在想著,晚上奶奶和二嬸會做什麼好吃的,她從小到大都沒缺過嘴,從沒覺得自己也是個大饞癆。
回到家後,卻只有二嬸在家,正幫著打西紅柿秧上長出來的分叉,院子中的晾衣繩上,晾著自己還沒來得洗的衣服。
「二嬸。」曲靈清脆地叫了一聲,而後往土灶上看了一眼,鍋上燉煮著什麼,乎乎地冒著熱氣。
黃春妮應了一聲,有些勉強地牽牽嘴角。
走得近了些,曲靈吸著鼻子聞到一股特殊的香味,立時眼睛一亮,問:「二嬸你煮了棒子米粥呀,真香,是不是還放了花豆?」
黃春妮臉上的笑容好看了些,說:「從老家拿來的,來之前現加工的棒子米,有點發粘,挺好吃的。」
曲靈:「謝謝二嬸,這種熱天兒煮棒子米粥,你辛苦了!」
二嬸煮出來的棒子米粥又香又稠,曲靈特別愛吃,每次回老家必吃。
煮棒子米粥很費時,得時不時就過來加把柴,這麼熱的天,實在不是個好活兒。
黃春妮聽著,有些心酸,有些欣慰,至少這個不是親生的侄女,是知道她辛苦的,不由得又想到婆婆和丈夫對她的隱瞞。婆媳、夫妻快二十年了,自己在這個家裡頭任勞任怨,自己也不是個愛嚼舌頭,把家裡的事情往外頭說的,他們竟然還沒把自己當成自家人,真是讓人心寒!
想到這裡,她臉上的笑容便又淡去了。
曲靈沒有注意二嬸的變化,往窗戶裡頭看看,沒看見奶奶的身影,問道:「我奶不在家嗎,去哪兒了?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