羅敬白的住處很好找,畢竟是新建的地方,周圍的房子都是規劃好的。
是一個小二層的院子,一樓的廚房看著就知道是沒用過,已經歸為放雜貨的區域。
一層一個堂屋兩間屋子,二樓房間多一點,三間房有大有小。
真要住進去,一人一間肯定不行,大的得住兩個人。
羅起信立馬說,「學校安排了住處,我就不住這了。」
羅五:「走,吃飯去,吃完飯送你過去。」
家屬區臨街有商鋪,也有食鋪,七八個壯小伙進去各要了一碗麵呼啦啦吃起來。
羅敬白晚上回來,臉上帶著灌輸知識留下的疲倦。
得知十一在船舶學院讀了一年有些意外,他看了看剩下的幾個侄子,道:「也別做工了,先去讀書!」
正好船廠這邊也準備開自己的子弟學校。
……
行宮內埋著的一塊巨石破土而出,把早晚去澆水的阿哥們給驚住了。
雖然沒用石碑,但也埋了一個不小的巨石,巨石放下去前扔進去不少黃豆。
起先阿哥們有些不明所以,還是按照皇帝的要求每日早晚過來澆水,這不今日石頭記就破土而出了。
周圍的巡邏禁軍多次經過,擺明了是來看熱鬧。
皇帝看著石頭上面的薄土若有所思,他喊人將地面挖開,果然看到石頭下面已經發芽的黃豆。
阿哥們圍著土坑連連驚嘆。
柔弱的黃豆芽竟然將巨石給頂了起來,巨石和豆芽間多出來不少空隙。
皇帝盯著看了片刻冷不丁道:「都看到了吧?回頭以豆芽頂出巨石為例寫一篇文章交上來。」
「啊?」一群原本以為出來可以玩的小阿哥都傻眼了。
寶音沒去湊這個熱鬧,趙昌跑來跟她說了一件事。
「南懷仁送了信過來,說是幫著擔保幾名傳教士,想通過奴才跟皇上求情。」
事情是這樣,幾名傳教士滯留在寧波那邊有兩年了,一直沒得到允許覲見,按照往年例子,今年該驅逐出境。
那幾名傳教士找到了南懷仁,南懷仁雖然跟這些人不是來自同一個國家,可看在都是上帝子民的份上,還是幫著求情。
這就找到了在熱河行宮的趙昌。
寶音聽完後問道:「你跟南懷仁交情很深?」
趙昌頭低下去,「奴才作為特使接見過幾次耶穌會的傳教士,收到了一些饋贈。」
寶音沉默著翻看南懷仁的信,信中將這群傳教士描述為國王派遣的數學家。
她露出冷笑。
她在南邊驅趕洋人,國內皇帝對于洋人的態度也變冷。
南懷仁已經半年沒有被皇帝召見,其餘傳教士處境都不太好,這才想通過趙昌將這批傳教士推薦給皇帝。
她有些意外,趙昌竟然跟傳教士聯繫這般深。
「趙昌,你信耶穌?」
第171章
「信什麼?」
皇帝走進來邊洗手邊漫不經心問。
「在說耶穌會, 南懷仁來信說有一群同伴是替國王向你獻禮。」
皇帝擦乾了手接過了信,趙昌頭埋得更深了。
趙昌自小伴著皇帝長大,也就比皇帝小三歲, 名副其實的哈哈珠子。
同時他還擔任皇帝的侍衛,之前還做過皇帝跟傳教士溝通的橋樑。
若是用後世的話來說,就是管理宗教的工作人員。
當然國內宗教大頭是喇嘛教, 關係著藏蒙穩定,這個歸理藩院管。
耶穌會是小眾還輪不到理藩院出馬,皇帝將這事交給了趙昌, 主要任務是傳達皇帝的意思, 或是接見傳教士。
國內跟傳教士接觸較深的怕就是趙昌了。